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肾脏内科 > 肾小球疾病 > 肾小球肾炎 > 慢性肾小球肾炎
编号:11086588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01年9月1日 《家庭中医药》 2001年第9期
     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是由多种原因、多种类型组成,原发于肾小球的一组疾病。其病程冗长,病情顽固,预后较差。近年来我们从中西医结合角度对慢性肾炎治疗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索,提出慢性肾炎的治疗应重视三个结合,即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的结合,补虚与泻实治法的结合,中药与西药用药的结合;强调一个方面,即活血化瘀药在慢性肾炎的运用。现简介于下:

    1、宏观与微观辨证的结合 宏观辨证是科学的、系统的、最具自身特色的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宏观辨证,缺乏对肾脏超微结构、生化改变以及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的深入探究,从而影响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对预后的准确判断。如隐匿性肾炎常因临床无宏观症状可察、可辨而造成漏诊和治疗上的盲目无所依从。又如多数肾脏疾病宏观症状的改善或并不代表疾病真实意义的好转或痊愈,患者常有蛋白尿、血尿、血生化以及肾脏病理改变的持续存在或潜在发展。因此,临床上我们十分重视对中医辨证的微观指标的探析。通过宏、微观辨证的有机结合,来准确地把握疾病的证候类型、发展转归和预后。

    近年来的临床研究发现,慢性肾炎患者尿蛋白的选择性、血尿的出现、尿渗透压和血尿渗比、血液流变、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肾功能的分期以及肾脏病理等诸多改变均与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的相关性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286 字符